随着梯田小镇的梯田逐渐恢复生机,农业文化传承也越来越好,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谐起来。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溶洞小镇的求救信。这个溶洞小镇以其独特的溶洞景观而闻名。溶洞里有各种各样的钟乳石,有的像巨大的石柱,顶天立地;有的像倒挂的冰锥,晶莹剔透;还有的像动物的形状,栩栩如生。溶洞里还有地下河,河水潺潺流淌,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但是,战争使溶洞小镇的旅游业遭受重创,溶洞的一些景观因为缺乏维护受到了损坏。小镇的学校由于缺乏地质科学教育资源,孩子们对溶洞的地质知识了解不多。而且,小镇居民之间因为游客减少,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关系也有些紧张。
曲茵来到溶洞小镇后,走进学校。教室里没有关于溶洞地质科学的教材和教具,孩子们对溶洞里的奇妙景象充满了好奇。
曲茵决定先为孩子们提供地质科学教育资源。她联系了一些地质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募集了一批关于溶洞地质科学的书籍、图片、岩石标本等。她在学校里设立了一个溶洞地质科学教室,里面陈列着各种溶洞岩石的标本,墙上挂着溶洞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曲茵在学校里开设了溶洞地质科学课程。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溶洞里,此时的溶洞里有些潮湿,凉飕飕的空气扑面而来。曲茵指着一根钟乳石说:“孩子们,你们看,这钟乳石是经过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沉淀才形成的。”
她请来了一位地质学家,给孩子们讲述溶洞的地质知识。地质学家站在溶洞的一个大厅里,拿着手电筒,照亮着周围的钟乳石,说:“溶洞是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记录着地球的历史。”
曲茵开始教孩子们如何保护溶洞的景观。她拿着一把小刷子,轻轻刷去钟乳石上的灰尘,对孩子们说:“我们不能触摸这些钟乳石,手上的油脂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有一个小女孩,她对溶洞里的地下河很感兴趣。她对曲茵说:“曲茵老师,这地下河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曲茵笑着回答:“这地下河的水是来自地下水的汇聚,它在溶洞里流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溶洞的地貌。”
曲茵还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次溶洞地质科学展览活动。孩子们收集了关于溶洞的故事、诗歌、绘画作品,在学校的展览厅里展示出来。
在改善溶洞地质科学教育的同时,曲茵也关注到溶洞小镇居民之间的关系修复。她在学校里开展了“保护溶洞,共促发展”的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曲茵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在溶洞旅游业的发展中,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改善居民之间的关系。一个小组的孩子们提出:“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大家把各自的资源和劳动力集中起来,按照贡献的大小来分配收益。这样既能更好地保护溶洞,也能让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