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茵在学校里开设了梯田农业文化课程。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梯田里,此时的梯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曲茵蹲下身子,捧起一把泥土,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泥土就是梯田的生命,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她请来了一位老农民,给孩子们讲述梯田的耕种知识。老农民站在梯田的田埂上,指着远方的梯田说:“我们种梯田,要根据季节来安排。春天要先注水,让泥土松软,然后才能插秧。”
曲茵开始教孩子们如何修复田埂。她拿着一把小铲子,示范着把田埂上的泥土夯实,说:“田埂要是不牢固,水就会流走,我们的梯田就种不了庄稼了。”
有一个小男孩,他看到梯田里有一些杂草,对曲茵说:“曲茵老师,我想把这些杂草拔掉。”曲茵点头说:“你很有责任心,不过拔草也是有技巧的,不能伤到庄稼。”
小主,
曲茵还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次梯田文化展览活动。孩子们收集了关于梯田的故事、诗歌、绘画作品,在学校的展览厅里展示出来。
在改善梯田农业文化教育的同时,曲茵也关注到梯田小镇居民之间的关系修复。她在学校里开展了“共享梯田,和谐共生”的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曲茵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梯田的修复工作和耕种权益。一个小组的孩子们提出:“我们可以按照每家的劳动力数量来分配梯田的面积,然后大家一起合作修复灌溉系统。”
曲茵把孩子们的想法传达给小镇居民。居民们开始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有一位老梯田守护者站出来说:“孩子们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以前就是太各自为政了,才会产生矛盾。”
曲茵又组织居民们一起修复梯田的田埂和灌溉系统。在梯田里,曲茵和居民们拿着工具,有的在夯实田埂,有的在清理灌溉渠道。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大家的汗水不停地流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
有两家邻居,一家的劳动力比较少,在修复田埂的时候进度很慢。另一家看到后,主动派了几个年轻人去帮忙。那家的主人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帮忙的邻居笑着说:“大家都是为了让梯田恢复生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