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黑海风云:破城

而在图纸上的,是已经缩小过的八十毫米,但因为这个时代的炼钢工艺,哪怕是八十毫米,也是很重,不得已,再次改成可以三个人抬的六十毫米迫击炮。

(三个固定脚,一个士兵扛一个)

但是因为太小了,汉国此前最小的火炮虽然是五十五毫米,但那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加农炮。

这种炮虽然个头不大,但很需要支架和轮子移动,再加上火炮重量,哪怕再轻也得过百,再加上修长的个头,哪怕再好,也进不去复杂的战场。

所以最后,只能选择研发一款体积不大的迫击炮。

而最麻烦的就是这里,因为小,所以麻烦。

毕竟任何事物,最麻烦的不是那些看起来笨重老旧的大,而是精致年轻的小。

目前这帮技术人员,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好在如今汉国的工业水平,在全球角度上看也是第一梯队。

所以他们只需要将战场所需数据传回去,真正麻烦的是那些后方的工厂。

…………

西京兵工厂!!

巨大的铁栅栏,以及红色的字体不断的提醒路过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而在工厂内,新一批改装的流水线,正式到位后,上头下发了一批所谓“新炮”的图纸。

最后一看,好家伙,不就是原来九十毫米迫击炮的缩小版吗??

但是在进行生产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新式”,内部完全不一样,不仅炮身缩水了,就连配套的炮弹也缩水了,威力可能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以至于有人形容其为“大号手榴弹”。

而这个所谓的“手榴弹”,尺寸只有五十毫米,连最初设计的六十毫米都不到,威力只能说和几枚手榴弹合起来差不多,要不然也不会引起这么多吐槽。

但哪怕如此,军方实验过后,却一口气下达了一千门的订单,甚至还有追加。

弄的西京兵工厂都弄不明白,这“玩意”,有那么好吗??

最终,在两个礼拜后,先头生产的一百五十门“小金刚”迫击炮,被送到了黑海战场。

而在此刻黑海,早就打的不成样子了,用焦土都不足以形容目前的情况了。

而对面的俄军,也硬生生靠着啃黑面包,抗了下来,让赵龙胜都很无语,怎么平原上面这些俄军这么好打,到了城市这么难打。

最后,也只能继续让那帮日本人玩“板载”战术了。

当火炮抵达黑海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下旬,整个俄土战争,已经断断续续的打了几个月,双方总共伤亡了三十万人。

基本上是一个月十万人!!

人命如草芥,在这片战场,确实应验了。

就像赵龙胜所说:

“白骨没黑土,又是谁家儿郎。”

而就在这样一个僵持的局面,汉国第二军却偷偷从高加索调了回来,甚至就连英军都停止了“休假”。

因为,决战的时刻,到了!!

………………………………………

“目前塞尔斯托波尔的俄军大概是十七万人左右,主要由三个军组成。”

“战争打到现在,俄军已经完成了几次换血,这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基本都是新军。”

周参谋长汇报着有关对面俄军的具体情况。

底下的人拿着钢笔做着记录。

“我军目前一共是五万人,英军也大概在七万人左右,奥斯曼军队大概在十万人左右,从具体人数看,咱们是领先俄军的,但是考虑到俄军占据剩下一半,且还不断修建扩展的塞尔斯托波尔城,基本上的优势,其实只是多了一点……”

地图上,有着各部的箭头,中间就是俄军占据的剩下一半塞尔斯托波尔。

而在更大的一副地图上,则是整个战场的局势图。

在高加索方向有大概十万名俄军,以及同样数量的奥斯曼军队,双方基本处于均势,打到现在,因为地形限制,基本就是守势。

而在巴尔干方向则是超过二十万名俄军,如果再加上俄罗斯国内,盘踞在东欧的几十万大军,基本上是要超过百万人的。

但账不能这么算,以俄罗斯的国力,仗打到现在,能够供应几十万人已经是极限,多出来的几十万,其实就是所谓的“稻草人”。

是拿来吓唬敌人的!!

一旦黑海以及高加索战场一个地区失利,就会导致全盘崩塌。

这也是为什么俄军要死磕塞尔斯托波尔,不是这个破要塞有多重要,而是俄罗斯帝国重要。

而结束这场漫长的战争,就是汉国要做的!!

当一切汇报结束后,赵龙胜站起身用坚定的语气下达命令:

“诸君,猎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