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府坐落在洛阳城东的达官贵人区,朱门高墙,气派非凡。赵云和蔡琰抵达时,府门外已是车马簇簇,不少穿着华丽、气度不凡的宾客正被家丁引着往府内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脂粉香和书香混合的气息。
赵云还是第一次进入这种级别的官宦府邸,看着那气派的大门和来往的宾客,心里不免有些打鼓,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装着纸张的木匣。蔡琰倒是神色平静,她自幼随父亲出入过不少类似场合,虽然卫府奢华,但还不至于让她失态。
递上名帖,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迎了出来,看到蔡琰和赵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但面上还是保持着礼节:“原来是云琰纸坊的蔡姑娘和赵掌柜,我家公子已等候多时,二位请随我来。”
跟着管家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宽敞精致的花园。园中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布置得十分雅致。此刻,花园中央的敞轩内,已聚集了二三十位宾客,大多是些年轻士子、文人墨客,也有几位看起来像是鉴赏名家或富商模样的人。主位上坐着的,正是今日的东道主,卫宁。他今日换了一身更加华丽的锦袍,正摇着折扇,与身旁几位宾客谈笑风生,看到赵云和蔡琰进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诸位!”卫宁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朗声道,“今日邀请大家来,乃是举办一场‘赏纸诗会’,以文会友,品评各家佳纸,共襄雅事!”
众人纷纷附和,气氛热烈。
卫宁目光转向赵云和蔡琰,带着一丝戏谑:“这二位,是西市新开的‘云琰纸坊’的蔡姑娘和赵掌柜。听闻他家的纸颇为不俗,连袁府的荧小姐都赞不绝口。今日特请他们携纸前来,与诸位大家共赏,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他这话,看似介绍,实则把“云琰纸坊”捧到了一个高度,等下若稍有差池,摔得就更惨。
不少宾客闻言,都好奇地看向赵云和蔡琰,尤其是看到蔡琰虽衣着朴素,但气质清雅脱俗,不似寻常商贾,更是议论纷纷。
“开始吧!”卫宁一挥手,示意家仆将各家送来的纸张呈上。
一时间,七八个家仆端着铺着锦缎的托盘走了上来,每个托盘上都放着几刀纸张,旁边放着编号牌。纸张种类繁多,有常见的麻纸、楮皮纸,也有更加精美的蚕茧纸、薛涛笺等,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卫宁自家准备的纸更是奢华,用的是掺了金箔的顶级贡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来一片惊叹。
相比之下,赵云木匣中那三刀素雅的“云琰纸”,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不少宾客瞥了一眼,便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品评开始。由卫宁请来的三位号称“洛阳纸鉴大家”的老者,开始逐一品评。他们或摸或看,或对着光透视,或蘸墨试写,然后低声交流,打分。过程冗长而严肃。
轮到“云琰纸”时,那三位老者拿起纸张,初时表情平淡,但仔细摩挲感受后,脸上都露出了些许讶异。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又进行了更仔细的检验,甚至有人拿出放大镜观察纤维。
卫宁见状,眉头微皱,忍不住问道:“三位先生,这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