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成为皇帝之后,立他刘武为皇太弟,也就是之后的继任者。
之后刘武成为皇帝之后,则是不能立自己的孩子为“太子”,而是要立刘启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为“皇太侄”。
之后则是“循照此例”。
也就是说,皇帝的位置在他们兄弟两人中的后人间流传。
如此一来的话,他们的后代基本上能够轮替着成为皇帝,刘启在这封密信中表示,你我乃为一母同胞,是为血亲,是子嗣都比不上的“血亲”。
他不愿意因为一个皇位,影响到兄弟两人的感情。
因此,只要刘武愿意立下誓言,指高皇帝庙为盟,刘启便愿意和他一同“歃血为盟”,达成这一不可更改的誓言。
而陈拓在书信中则是表示,这样的誓言是仿照当年先贤而行,为上古有德帝王之举,所以陈氏不会不认可这样的事情。
相较于刘启的书信,陈氏只是在书信中表示皇帝这样子他们不会阻拦。
但这已经足够了!
刘武最害怕的是什么?不就是陈氏的阻拦么?
而如今,陈氏不阻拦,皇帝有这样的意思,并且表示可以“歃血为盟”,这难道还不是什么情谊么?
刘武双眼含泪,跪伏在地上,望着长安城的方向,声音中带着悲痛。
“父皇,兄长。”
“刘武知错了!”
仰头望苍天,双目涕泗流!
后元八年春。
窗外的蝉鸣声不断的回响着,风刮过树梢的声音回荡在陈彼的耳边,他坐在拙身楼中,看着手中的书籍,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先祖当真是才华横溢啊。”
最开始阅读陈野留下来的“手札”时候,陈彼只觉着其中许多内容较为平淡,甚至有些繁琐。
当阅读过拙身楼中半数的书籍,之后再阅读这“手札”的时候,见这手札如同见到了深渊一般,如渊临止,深感其中恐怖之处。
当阅读过拙身楼中全部的书籍,在看着手札的时候,陈彼又觉着这书中的道理好似十分的寻常了。
但这次的“寻常”和最开始的“寻常”却不一样,这一次的寻常是“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的那一抹平淡之意。
世上许多道理在总结出来的时候,都是十分浅显易懂的。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后世中的一个公式。
E=mc
这个公式中一个只有三个字母一个符号,一个数字,可其中的道理难道你能够说十分简单么?
亦或者孟子所言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共只有八个字。
你能说这不是天下的至理么?
墨子的思想到了最后也唯有“兼爱非攻尚贤”这六个字,伱能说墨家的思想十分简单么?
道家的政治思想总结起来更是只有“无为而治”四个字。
简单而又“凝练”的思想核心,便是最大的道理。
此时的陈彼在将所有的书籍都阅读过后,心中便升腾起来了这些思路。
但脑海中的一切繁杂,却没有一个可以为“核心”的东西,这似乎是从陈氏的思想诞生之初就蕴含着的“错漏”之处,陈彼想要修补,却千难万难,无有丝毫头绪。
坐在那里许久的陈彼却恍然一笑,后将手中的书丢在一旁。
他的心乱了。
心乱如何悟道?
不如做一些寻常时候做的事情,将自己内心复杂而又动乱的情绪给规整,之后再次悟道。
后元八年,秋。
长安城。
此时的长安城十分的肃穆,天子亲自在城门口伫立,似乎在迎接什么人一样。
刘启站在他的身边,陈拓等诸多大臣也都是眉宇慎重。
一辆车马缓缓而来简单而又朴素,但这其上的人却是一点都不简单。
太上皇刘盈!
当车马来到长安城的时候,刘盈却未曾下车,只是声音虚弱的说道:“恒弟,你上来吧,我有些许话与你说。”
刘恒没有感觉愤怒,反而是十分顺从的上了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