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海经》一书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山海经》共一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由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并又分为四大部分。”
“诶?你还特意数过吗?”
令狐雨璇都没有想过,夏凡在看书的时候居然还特意计算了一下字数。
这一点她是真没有算到,平时看书她也不会猜有多少个字。
“那倒没有,根据页面还有行字的间距大小大概猜测的。”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数过,根据四大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对吗?”令狐雨璇用平常的语气说道。
以前夏凡只知道令狐雨璇喜欢读书,却没有想到她居然能做到把书看的如此精细透彻,同样的记在脑海里。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很好的回答,不知华狐你对《西游记》了解多少?”
“我啊看了好几遍,我从小就喜欢看,我也看过戏剧,戏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可是内容却有部分设定跟原着有所不同。”
对于这个改编,她觉得有的地方改的还是很不错的,可有些内容改的确实是不合理,跟原着相差的确实是有点大。 回到过去做财阀
“我去,这是真的吗?还有这回事?”
欧阳赋睿听了以后来了劲。
他平时确实是会看戏剧的,可他很少读那种原着,总感???????????????觉太深奥了,而且也看不进去。
如果说是不同点的话那究竟在哪呢?他也想知道一番。
见欧阳赋睿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他们也不妨说上一番,毕竟喜欢读书是一件好事,他们很乐意跟欧阳赋睿科普。
“那就随便举例吧,比如说是孙悟空的诞生~”
而这一点就是和戏剧中完全不符的设定之一,也正是其中的改编点。
关于这一点夏凡并没有否认,反而是极具耐心的对着欧阳赋睿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提起从石头里蹦出来个猴,诸位想起的一定是孙大圣,但原着描述的过程和戏剧中展现的有所不同,其实,孙悟空并不是轰的一声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欧阳赋睿有些不信,我看了这么多年的《西游记》你居然告诉我他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你骗鬼呢?我告诉你啊,你们没有十足的证据就不要瞎讲,以免毁了我对孙悟空的良好形象。
“听起来可能有些吃惊,但是这是事实,不过你的反应可以理解。”
对于没有看过原着党的人来说不信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也是因为看了很多遍所以才会知道这里面的具体内容。
“我也感觉有点意外,戏剧中确实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原着描写是什么?璇儿,星夜,能跟我具体讲讲吗?”
轩辕秩成也看过原着的《西游记》,可没有他们看的这般细致。
如果真的要拿什么做对比他一时间还真说不上来。
令狐雨璇很有耐心的对着轩辕秩成讲解了一番,同时也扩大了轩辕秩成对书籍的了解。
“原着第一回中相关描述如下: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广尺五寸高……(此处略去83字仙石描述)
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
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意思大概是一块仙石,经过无数的日月精华滋润后,从里面产出一颗石卵,风化后出现一只石猴,孙悟空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