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三娘说道:“虽说还有一个人,但也不一定能时时回来,不如先问一问柳家祖孙两人的意思,看他们是想要住咱们家还是自己出去租院子住。”
商量好后,宋褀安便和柳老婆子说了这件事,才刚刚说完,柳老婆子想也不想的就点头同意了:“不用管我家老头子,他去了军营到现在都还没回来过一次,想来是不能回来了。”
事情就此说定,宋褀安便去找了张里正。
张里正老神在在,一副等着拿钱的样子:“想好了要买哪里的地建作坊了吗?”
宋褀安笑了笑:“我想把隔壁柳家现在住的院子作为作坊,在里面建一个烤房。”
里正愣住:“柳家的院子?柳家祖孙不是还住在里面?”
“我问过,她们愿意来我家住,我家还有个屋子空着。”
里正盘算了一下,对宋褀安说道:“即使你用院子做作坊,但你该出的钱也不少。”
“那是要多少?”
“怎么着也得八两银子吧。”
“不占地也要出那么贵的价钱啊?”
里正说道:“村子中的空屋子,都是要留着安排流放之人的,有大用处,你占了一个院子,到时候若有流放之人过来,没住的地方,我是不是得花钱花力气找人盖新的?”
宋褀安相信张里正应当不会故意说高价讹她,尝试着和他讲了讲价,也只讲到了七两银子一亩,便也只能作罢,总比先前的十两银子一亩要便宜一些。
军中有将领还等着吃豆腐皮,张里正也愿意配合宋褀安,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她出了安和镇,到了平顺城中去办理地契。
看着平顺城中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宋褀安诧异:“不过是买个院子办个作坊,而且咱们村子不是归边军管吗?怎么办这么个小事还得跑来这里?不能去边军中办?”
里正心情很好的回答:“咱们村子归边军管是不错,管的也只是村子里那些流放的人,但那地是归官府管的,你如今是良籍,要出钱买院子,那不就得按正常程序来官府办文书拿地契?”
宋褀安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揣着银子跟在里正身后去了府衙中。
张里正和府衙的人很是熟悉,进去和人寒暄了几句,没花费多少时间便有人来带她去交钱办文书拿地契。
隔壁柳家住的院子占地一共有五分的地,宋褀安按照七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交了三两五百文的钱,换来了手中薄薄的一张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