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遥遥领先

如果所有人都能种地,那就最好不过了。

假如不能,那只能毁掉陈东的所有,以此给自己找一个体面的说辞。

最起码,保住这顶乌纱帽。

大家各忙各的,互不干扰。

几天过去,陈东带着抄网去了河边。

离着老远,陈东就听见囤子里扑腾声。

用抄网拨开,十几条鱼在里面扑腾着水花,大部分是草鱼,还有几条鲤鱼。

野生的东西长不大,最大也不会超过十斤。

不过,陈东已经很满足了!

把鱼收起来之前,陈东又在河边挖了几个河蚌。

河蚌也是维持水生态的重要部分,直白地说,它更像是一个净化器,把浮游生物都吃掉,保证水质干净。

渔获颇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东立马跑到山坡,打开蓄水池的入口,把鱼和河蚌都放进去。

蓄水池连接的是山顶的泉水,每天都源源不断地往蓄水池里涌入。

陈东提前计算过,要让涌入量低于蒸发量,这样才能保证蓄水池不会过满。

对于这个成果,陈东还算比较满意。

在这方面,现在不需要下太多功夫,只要保证现状不被破坏就行。

不过,有一件事还是要解决的,那就是持续的水源。

一旦进入大旱,到处都是一片干涸,山顶的泉眼也会如此。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地下河。

地下河处于地面之下,受到天气影响的因素非常小,即便到了旱季,里面的水源也是很丰富的。

不过,勘探地下河,需要专业的探水器,以现在的工具肯定是做不到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仰仗之前的经验,从地形地貌上分析,尽可能接近地下河的位置。

而在这个期间,陈东则需要一些新的工具,保证勘探后可以顺利挖掘。

毕竟,这地下河动辄深藏几十米,如果运气不好,很可能将近百米。

现在不做好准备,到时候只能干着急。

好在阳光房解决了农作物生长的问题,河里的囤子解决了鱼的问题。

这就让陈东有了大把时间建造和收集物资。

短暂想了想,陈东决定先储存铁矿石,再收集时令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