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棺里,母亲的双眼未能全部闭紧,仿佛随时能睁开眼睛,尽管她躺在里面,沁言麻木般,体会不到她真正离开。
到了火化之日的清晨,奶奶哭泣地扶着她,交代道:“言言,再牵牵你妈的手,喊妈妈,以后就看不到了。”
沁言拉着母亲冰凉的手,久久不放,外婆劝她:“不要让你妈走得不安心。”她才终于放手。
后来,一切都印证了奶奶说的那句话,妈妈从不轻易入她的梦,唯一一次梦到是在大一上学期。
梦到自己走进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四周挂着红纱,一阵风吹过,红纱飘起,看到妈妈躺在上等木质棺材里,面色如常,睫毛颤颤,睁开了眼睛,沁言扑上去:“妈妈,你醒了?”
母亲却不说话,起身离开,无论她怎么哭喊,都不回应她,渐渐消失在眼前,梦中清醒过来的沁言,泪水早已浸湿枕头。
梦里预言,妈妈活过来了,只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梦见。
沁言问过奶奶,问过外婆,为什么母亲不常入她的梦,老人家说:“过世的人不轻易入在世亲人的梦,说明你体质好,不易被纠缠。”
她们哪里知道,自己太想念她了,入梦一解思念,她不怕。
沁言深刻体会到了余华书中的那句: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我永远困在这潮湿当中,是清晨空荡厨房,是晚归漆黑的窗,在每一个波澜不的日子里,掀起狂风骤雨。
这些年她曾天真地认为时间是良药,并非枷锁,能够抚平某些伤痛,但它好像仿佛已结痂,在身体上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疤,藏在最隐蔽的角落处,当某件事或熟悉的场景发生,记忆随时都会被触动。
一到冬天,沁言的脚冰凉不容易捂热,母亲就会将她的脚放在怀里捂,她睡得香甜。
每次吃鱼,母亲常说自己爱吃鱼头,总把最好的鱼肉留给她。
有时脑海浮现出的记忆碎片全部涌出,一瞬间呼吸急促,失了语 ,空气也变稀薄,把她拉回现实里。
世间早已没有她的存在,年复一年,一如往常的生活 ,有关她的思念,幸好它无声沦陷于无数次夜深人静里……
世界上真正的离去,不是那个人离开 ,而是已经被人遗忘,抬头仰望夜空,那颗最闪亮的星星,原来它一直都在默默地守护,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一定要温柔且勇敢地去热爱这个世界,世间美好,皆会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