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看着钟馗消失在幽冥门,神情依旧激动,但已恢复了皇帝该有的威严。
“派人立即通知各大将领,让他们准备好迎接的礼仪。”他冷静地说道,目光如刀一般锐利,仿佛瞬间恢复了帝王的威严。“朕亲自出城迎接,绝不容有失!”
刚刚回来的苏培盛又连忙应下,迅速而又谨慎地退下。
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然而胤禛的心头却依旧激荡不已,仿佛那份战报带来的胜利余波,依然在他的血液中翻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外的胜利,更是对自己、对他和毓荣茵之间心灵深处的呼应。
这场战斗的胜利,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决心——无论未来的路多么坎坷,他都将与毓荣茵并肩而行,共同为大清的未来,拼尽全力。
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大清军队开始了整顿,空旷的平原上,尸体与残破的武器散落一地。
士兵们互相搀扶着,清理着这些战后的废墟。
有些受伤的战士用布条包扎着伤口,虽然面色苍白,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韧的光芒。
朝瑰迅速带领医务队伍,穿梭于战场,救治每一位受伤的士兵。
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那种久经沙场的冷静与果敢。
毓安站在一旁,指挥着军队清点战利品,他的眼睛扫过一具具敌人的尸体,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沉痛。
小主,
虽然胜利了,但心中的沉重与无奈却无法完全消散。
关羽和吕布带领着精锐部队巡视四周,确保没有任何残余的敌人藏匿。
两人目光锐利,身姿挺拔,仿佛天神下凡,任何一丝动静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
姬夜阑站在一处高地上,目光望向远方的山脉。
那里的天际依旧被战火映照得通红,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气息。
她的手中骨笛已经收起,那只伴随她的黑翅金蚕,此时已经缩小到拇指般大小,静静地停在她的肩头,偶尔轻轻晃动翅膀,似乎也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毓安走到她身旁,目光沉稳,声音低沉:“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他微微偏头,凝视着她的侧脸,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
姬夜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默默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中有一种深邃的意味。
她的目光依旧投向远方,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黑暗邪灵虽灭,但天地间的平衡依旧脆弱。”她的声音如同风吹过湖面,清冷而平静,“我准备游历四方,寻找那些可能威胁人间的隐患。”
毓安听到这句话,心头一紧。
他知道,姬夜阑的使命远不止于此,她的道路与自己不同。
她肩负的是更为深远、艰巨的责任,而他,只是一个暂时的伙伴,一个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将军。
他低下头,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难言的情愫,然而他却并未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
或许,像姬夜阑这样的存在,注定无法在俗世中找到真正的归属,她的心中承载着比任何人都要沉重的负担。
姬夜阑轻轻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淡淡地说道:“就此别过,替我向皇后娘娘和公主告辞。他日有缘再见。”
她的语气没有一丝波动,仿佛这只是一次平常的告别。
她的黑翅金蚕轻轻跃起,扇动着漆黑的翅膀,带起一阵微风,缓缓升空。
毓安目送她飞远,心中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复杂情感。
他低声喃喃道:“有缘再见……”
他看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天际。
“将军,军队已经整顿完毕,随时可以启程回京。”沈子义的声音突然响起,他从身后走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中的神情却依旧坚毅。
毓安微微转头,看着沈子义,点了点头。
“辛苦了,这场战斗,大家都付出了太多。”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感慨,这场胜利并非轻松,背后是无数将士的鲜血与牺牲。
沈子义露出一抹微笑,轻松地说道:“但我们也赢得了胜利。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仿佛那胜利已成了他身上最重要的标签。
正在这时,年羹尧也大步走了过来,身后带着一股威严的气势,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周围的一切。“是啊,值得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接下来,我们要带着这份胜利回京,向皇上复命。”
毓安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远方的战场上,仿佛还有些未尽的心思。
皇后营帐中,毓荣茵正在与朝瑰商讨着凯旋后的安排。
两人坐在一张大桌旁,桌子上铺着一张摊开的地图,旁边堆着各种战利品和文书。
朝瑰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她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尽管战斗艰苦,但她的心中充满了骄傲。
“姐姐,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凯旋的仪式。”朝瑰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我们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大清的铁血将士,是如何战胜黑暗邪灵的!”
毓荣茵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柔和的光辉。“好,你是大清的辅国公主,就按照你的安排来。”
她的语气温和而坚定,显然对朝瑰的能力十分信任,“我已让钟馗先生把战报送到了皇上手中,夜悠也带着影刹先回了京城,跟雷炎的人汇合。”
朝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心。“既然如此,我们也要为大清的百姓们带来一场盛大的庆典,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勇士已凯旋归来!”
毓荣茵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看向窗外的天空。
那片即将消失的余晖,仿佛是为这一场胜利而留下的最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