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沁重机枪问世之前,以步骑冷兵器为主的年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面对强敌能保持三成以上战损而不崩溃的强军,无一例外。
支撑起他们最终打赢战斗的,从来不是人数上的差距,也不是士兵身体素质,甚至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信念和荣誉感。
张世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尽可能的完善自己对京营的改造。
一开始孙维藩十分的不理解,觉得张世康就是闲的了,专门琢磨一些没什么鸟用的玩意儿。
可孙维藩毕竟熟悉军事,时间久了,他逐渐发觉了张世康的用意,也开始命令京营的另外四个营有样学样。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孙维藩再也不敢小看张世康,觉得这小子是深藏不露。
也不对,偶尔他还是会觉得,不是深藏不露,这小子就是懒,懒的想。
如此严苛的纪律,外加繁重的训练量,令张世康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人抱怨。
这年代的人吃苦早就吃习惯了,张世康能让他们吃饱饭,还给足额军饷,对于这群苦大哈们来说,吃再大的苦,都不算什么。
于是每天早上,西山大营的校场上就要上演一次两万多人的负重跑步,跑的那叫一个狼烟地动、热火朝天。
当然,除了一系列的操练、内务改革外,五千火枪兵的核心训练也没有落下。
五千支崭新的鲁密铳早已发放到每个士兵手里,张世康从老兵里挑出来五十个熟练使用鲁密铳的兵当做训导。
小主,
这五十个训导负责教授鲁密铳的基本使用和维护保养,而张世康则负责火器营的阵列层面的训练。
三段击他是知道的,其实这个词并非欧洲的专属,大明早在朱元璋时期,大将沐英就使用这种火器战术。
无非就是将火枪兵分作三排,第一排射击完后退至第三排装弹,第二排顶上继续射击,在短时间内可将射击效率提升三倍。
张世康觉得不太够,倘若敌人全是步军还行,如果敌军是骑兵,效率还是不够高。
再加上这时候的火铳准头很差,骑兵骑在战马上高速冲锋,导致准头更差。
为了弥补这种欠缺,张世康在三段击的基础上,加入了线列步兵的一部分战术。
他将五千人分成十队,每队五百人,每个小方队间隔五十到一百步,每个方队由把总指挥,分作十六排,每排三十人。
战斗时,两排为一个作战单元,第一排采用下蹲式射击,第二排则是直立式,射击完毕后后撤,后边的两排补上。
这样不仅能提高射击效率,也增大了射击覆盖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火铳的密集火力。
只是在实际操作上,要比原版的三段击复杂许多,张世康时常因为部下的错误操作气的跳脚。
“徐文远,你丫为啥总是慢半拍?是不是中午不想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