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宫很安静,听着风吹过东宫时的动静。
其实宁儿昨晚收拾了一晚上,没有休息,她刚睡醒,但神色上依旧很疲惫。
弟弟妹妹们都去骊山了,让东宫的众人也得以清闲下来。
小福坐在东宫前殿的台阶上,双手撑着下巴,也抬头看着星空。
放在炉子上的小陶壶发出水翻滚的声音,那是水开了。
宁儿拿着水壶,倒上一碗茶水,放在一旁的桌上,“殿下,中书省送来了很多奏章,需要殿下批复。”
李承乾慵懒地侧坐着,将双脚也放在椅子上,盘腿坐着道:“以往都是父皇批复那些奏章的吧。”
“是的。”
“现在很累,不想去看那些。”
照理说太子监理国事,应该要勤勉地批复奏章,既然现在殿下这么说,宁儿也只好随着殿下了。
看殿下的神色确实很累,见殿下有这样的神情很少见,多半是真的累坏了。
其实太子殿下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心思很成熟,只是现在看起来又有些惹人心疼。
殿下是东宫的储君,又是大唐的太子,要思虑的,要承受的压力与他人不同。
李承拍了拍一旁的椅子,道:“宁儿姐,你也坐会儿吧,这椅子造得很不错。”
“殿下,奴婢不敢与殿下同坐。”
“坐吧,无妨!你与孤说说话。”
“喏。”宁儿这才点头,有些拘谨地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李承乾缓缓道:“这两天过得很累,现在好了,父皇去秋猎了,弟弟妹妹们也都跟着去了,我们也可以放松一些。”
宁儿低声道;“也不知道交代的话语她们听了没有,就怕照顾不好殿下公主们。”
自从弟弟妹妹来到东宫,她总是将照顾皇子与公主们的职责看得很重。
李承乾忽然一笑。
宁儿蹙眉道:“殿下笑什么?”
李承乾道:“也不知道现在在骊山的那群小没良心是不是正在撒欢地玩。”
宁儿道:“东宫的规矩很多,现在去了骊山行宫,自然是没了束缚。”
“呵呵,她们现在玩得开心了,还会不会记得东宫的好。”
宁儿也笑了,没有回答这话。
李承乾多看了眼她的笑脸,低声道:“今日早朝父皇问孤要不要杀了伏允,后来舅舅带着孤看了伏允被斩首的一幕,又看到了皇叔初任京兆府气得跳脚不已的场面。”
宁儿安静地听着太子讲述今天发生的种种事,一直倾听着也没有打断,没有作出评价,任由太子讲着他觉得有些好笑的事。
说了许久,李承乾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下一口茶水,道:“其实这些天孤看了东宫的那些圣贤书,孤这个年纪最应该看圣贤书,圣人总是希望人从小时候开始学做人,长大后开始学赖以生存的本领。”
宁儿点头。
李承乾叹道:“可从小到大,却颠倒过来了,人往往是长大之后才开始学做人的。”
东宫的几个宫女听着殿下的话语,都很沉默。
又安静了良久,李承乾站起身走入东宫的前殿。
桌上放着一册册的奏章,小福连忙递上一盏油灯,怕殿下觉得不够亮,又拿来了烛台,点燃蜡烛。
这样一来,东宫其他地方还昏暗,殿下的桌前很亮堂。
李承乾拿起一册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这份奏章讲的是卫府改制的建议,中书省已经经过批复了,作为太子只需要书写批注就可以。
宁儿在一旁磨墨,又给殿下递上笔。
“宁儿姐,孤来说,你来写吧。”
“喏。”
李承乾放下这份奏章,拿起另外一份奏章道:“卫府与行伍军中必须强调军中士卒们在学习与实践上的重要性,掌握好地方的兵事,引导士卒对卫府建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