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他的脸上多了两行清泪。
他和这两人的交情其实很一般,蔡俊晁为人很仗义,在凉城那种地方同样乐于助人,所以最后落了个比较次的名次。
若只比较天赋的话,蔡俊晁肯定是要被踢出前十阵营的。
三界的各位大佬们还在保留实力,到了凉城就开始大展身手,而且其中大多人士都来自国外,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底细。
听说他还是某个宗族的枪术传承人,关于他的枪法,刘之言有看过一篇招募时的练习视频,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动作干净利落、那把木枪在他手里刚劲有力,挥打时甚至有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有这样一段关于他的传说——
在大概五六岁的时候,蔡俊晁的父母去外地打工,将他暂时送寄在当地一个宗亲家里养着。
这个宗亲家里是没落的枪术传承,这一脉由于地理位置闭塞,在媒体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传承尤为艰难。
听说当年是有一位抗敌的大将军在这里秘密训练新兵,才留下来的这项技艺。
经受熏陶,蔡俊晁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枪术的兴趣,宗亲的儿子去了外地,直到结婚了都没回来。
他们说这种东西太俗套了,没必要坚持,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宗亲本没打算让小俊晁学枪,因为他怕最终小俊晁也是这么想的,从而半途而废。
到了砍竹子的季节,宗亲几乎每天都要爬上很高的山峰,辛苦的砍竹,然后再将比他体重还重的竹子扛着拖下来。
小俊晁就一直跟在他后面,他不怕辛苦,起初是觉得跟这位姓窦的叔叔做什么都很有意思,后来他渐渐就习惯了,并且习以为常。
正是多次爬山砍竹运竹的历练,才造就了蔡俊晁后来强劲的体格。
小俊晁很羡慕窦叔叔每天清晨和日暮时分在堂前练枪的英姿。
于是在他六岁那年的生日,窦叔叔问他有什么生日愿望,小俊晁说的就是随师父练枪,将枪术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出于兴趣,宗亲还是随手提点了他一下,没想到这孩子天天这么看还“偷”学到不少东西,马步扎的也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