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未想过李海泉和沈南山之间会有这样一段曲折的故事。假如李海泉没有前往绿柳生产队,他们被调换身份的秘密或许将永远埋藏,各自的人生轨迹也会截然不同。
对于李海泉来说,他也没料到自己会因一个错误而避开了一系列的艰难困苦。如果当初没有发生误会,那个在乡间受尽折磨、顽强生长的人本应是他。
实际上,沈南山替李海泉承担了所有艰辛,而李海泉则享受着原本属于沈南山的幸福。他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父母的关爱,几乎从未遭遇过苛责或虐待。
命运的转折点使得应该不幸的人找到了幸福,而原本幸福之人却陷入了苦难之中。
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李海泉决定不能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他打算恢复沈南山的身份,但沈南山婉拒了这个提议,并要求李海泉代替自己照顾好李家二老,同时保持现状不变,不要打扰他的生活。
沈南山不愿破坏现有的平衡,也不想给李家父母带来困扰,希望他们能继续把他当作唯一的儿子看待。尽管李父李母感到遗憾,但他们毕竟没有抚养过沈南山,因此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随后,在张君茹的墓前,李海泉与具妙音行礼后,沈婉君和李南卿也相继上前致意。接着,他们又向林家以及沈婉君的父母表示敬意,然后离开了现场。
走在最后面时,具妙音突然对沈婉君说:“婉君,元宵节那天,李海泉会带他的父母来我家吃饭,看来我们的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那真是太好了,妙音姐。”沈婉君笑着回应道。
两人相识已久,确实到了该明确关系的时候了。特别是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已经达到了23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的确算得上是相对晚了一些。
确定这段关系,能让双方的家庭都感到放心。
“婉君……”其实,具妙音内心非常希望能够邀请沈婉君参加自己生命中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但由于某些原因,尤其是她母亲的态度,让她难以启齿。
沈婉君轻轻拍了拍具妙音的手,安慰她不要胡思乱想,只管准备当个美丽的新娘。
当他们来到家门口时,具妙音和李海泉并没有进屋,而是直接下山去了,可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两家会面做些准备。
姬燕妮与林禧虎的关系公开之后,林禧虎经常陪同姬燕妮到生产队所属的山上散步,而不是去自家附近的山。因为那座山上藏有太多关于沈婉宁的秘密,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麻烦。而且,各座山之间的景色大同小异,生产队的山同样适合游览,有了林禧虎在身边,也不用担心遇到野兽,他一人就能处理好任何突发情况。
由于具妙音和李海泉时常因事务繁忙需要离开,姬燕妮多数时间独自居住在宿舍里。她对其他知青并不感兴趣,因此更倾向于独居。一旦具妙音返回城市,她就会搬入单人间,这样年底分肉的时候,就能够独自享用几十斤的肉类,无需与别人分享。
“燕妮,腊肉和鱼都熏好了,婉君想知道你有什么打算。”林禧虎送姬燕妮回到知青点,在宿舍门口说道。
思考了一会儿后,姬燕妮回答:“我想把这些寄回家。下次你来的时候,请帮我把我和我哥哥的东西带下去。”
兄妹俩共有七条鱼以及大量的腊肉,这些足够他们的家人吃上很久。
“好的,记得关上门,好好休息。下次我会帮你带下去的。”林禧虎温柔地抚摸着姬燕妮的头发,笑着回应。
“我哥就在前面,如果有什么事我就喊一声,不会有事的,你快回去吧!”姬燕妮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便轻巧地踮起脚尖,在林禧虎的脸颊上留下一个吻,脸上洋溢着偷得了糖果般的得意笑容。
看着姬燕妮迅速关上了宿舍门,林禧虎露出了充满爱意的笑容,然后转身离开了。
腊味制品完成后,沈婉君将每家的份量分开包装,其中姬燕妮得到了两条鱼,而她的哥哥姬阮年则有五条。加上兄妹两人的腊肉,数量相当可观。沈婉君已经用麻布袋装好并放置在一旁,计划日后让林禧虎帮他们送到山下。
沈婉君为洪燕妮和姬天辰准备了各十斤的熏鱼和腊肉,还加上了一些山里的特产,总共凑足了一百斤。与此同时,姬燕妮家也收到了一百斤的物品,包括山药、芋头、木薯各二十斤,以及干蘑菇、干野菜、红枣和干鳝鱼各十斤。
沈婉君选择以一百斤为单位寄送物品,这样便于计算。她没有给姬燕妮家寄送腊鱼腊肉,因为她知道姬燕妮很快就会寄送这些,而且姬家未来一段时间内肉类供应充足。沈婉君计划在物资短缺时再寄送,以确保姬家不会缺乏。
为了回报姬燕妮和姬家的慷慨赠予,沈婉君决定用山里的特产作为回礼,尽量多寄一些,以确保不占对方便宜。她认为,即使别人富有,自己也不能因此而贪图小利。
在前往镇上的那天,沈婉君的哥哥们帮忙将她要寄送的大麻袋物品扛下山,装上拖拉机,沈南山也一同前往。沈南山是陪伴沈婉君最多、最久的人,只要他在家,就不会让沈婉君单独出行。
当天,林禧龙和林禧虎也在场,他们计划去城里的建材厂订购建材,包括青砖、红砖、瓦片和水泥等。虽然他们打算在梅雨季节过后才开始建房,但现在就必须准备好建材,以免到时候没有材料可用,从而推迟姬燕妮和林禧虎的婚事。他们不希望姬燕妮在旧房子里结婚。
此外,他们还计划去家具厂查看家具,因为新房建成后,需要更换新的家具。家中许多家具已经使用了十多年,不再适合新婚使用。尽管林家只剩下兄弟二人,但结婚是头等大事,他们非常重视,决心为姬燕妮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