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淳于浩“浩字营”为基础,整合部分熟悉水性的新军,共计三千人,组成全新的“浩军”,作为此次南下的水师部队。
任命淳于浩为“浩军”主帅,任命丁季为副帅。水师除各地码头留守外,全部用于入蜀作战。
丁季的守城部门当然不善水师,是故俱酒并没有将丁季的老部队整合过来。
但丁季本人作为长年驻扎在汾陉塞的老兵,对水战还是比较熟悉的,且与淳于浩都是俱酒在襄城时期的旧将,军事上配合是没有问题的。
全军人数也不多,因为水师作战往往和船体大小、船只多少有关系,目前南郑水师的问题是船只数量不多,船只偏小,人多也不顶用。
这点兵员称“军”是有点不太合格,淳于浩也觉得不好意思。
但水师的特殊性在进入蜀地之后,将会完全显现出来,到时候水师的目标是整个长江水系,这是俱酒眼光长远的规划之一。
俱酒给“浩军”的任务是利用嘉陵水道,运兵、运粮、运装备,由嘉陵水入蜀,这是历史上鲜有尝试的,俱酒就计划让“浩军”来尝尝鲜。
同时对付平周军水师,注意抢夺搜罗敌人的船只,在短时间内扩大水师战船的规模。
四、命令端木仲敖为主将,负责整个南郑、安康大本营的守卫和防御工作。
之所以将整个大本营作为一个整体来防御,并任命端木仲敖为主将,有俱酒的通盘考虑。
大军入蜀之后,南郑的南侧防线压力就相对减少。主要防备方向反而变成了秦岭方向的秦国,这是重要变化之一。
将能打的战将全部派入前线之后,后线的防卫没有一个能压得住阵的人物,只有端木仲敖了。仲敖虽然年纪轻轻,但在南郑颇孚人望,举足轻重。
由他来军政一把抓,集中精力管控全境,是战时特殊环境所必需。毕竟等巴蜀既下,南郑不过是一郡之地,不可能牵扯新生政权太多精力。
任命怀氏老三怀直为阳平关守将,与冶徒娱配合,率两千常备军、若干预备军负责驻扎阳平关,把守金牛道与陈仓道的交接处,守紧南郑的西大门;
任命屈将子为安康主将,率领一千常备军,以及若干预备军,负责守卫安康城,堵住盆地的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