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时代,普通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苦痛与磨难,或许他们对于自身的苦难有口难言,但却对悲剧里的人物感同身受,并通过悲剧主人翁的故事与遭遇,抒发出自己的愤怒、不满、无奈与抗争。
俱酒的形象无疑成了这种心思的最好载体。
按照西方的悲剧理论,故事到了这里,坏人得逞,好人离场,悲伤达到顶点,故事戛然而止,人们在无尽的悲伤中回味悠长,郁郁难捱。
比如《哈姆雷特》中最后亲人、朋友、爱人等等都相继死去;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情人阴差阳错、双双殉情;比如《无间道》中陈永仁死不瞑目,刘建明淡淡地说:我是警察!
但东方的悲剧不是这样,东方的悲剧悲则悲矣,但善良的人们总要给他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死去之后,身化彩蝶也要比翼双飞;比如《窦娥冤》中窦娥死后,窦天章出任楚州,窦娥鬼魂前来告状,最终沉冤昭雪。
善良的襄城地区百姓,不愿意襄城君俱酒就这样消失,于是给其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并坚定地认为俱酒这样一个\"伟光正善\"的人物,一定会再次闪亮登场,报仇雪恨。
于是,在口口相传之中,俱酒的形象宛然成了救世主一样的伟岸,不仅襄城地区的军民对他的回归翘首以盼,甚至其他中原百姓也对这位智慧与才华并存,善良与勇毅同在的英雄人物多了几分企盼,盼望着他有一天能够从天而降,收拾战国纷乱的残局。
起初,墨辩们见到自己的宣传起了作用,那是相当的沾沾自喜。
后来汹涌澎湃的民间情感与力量的加入,使故事的走向呈现出了神话和宗教的色彩,令墨辩们目瞪口呆,话说老墨子当年也很难企及这种高度。
与民间的热议相反,列国统治阶级却呈现出相对冷淡的态度和矛盾的心理。
首当其冲的是已经被打残了的郑国,做贼心虚的郑太宰欣起初不以为然,后来见民意汹涌,顿时慌得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郑国居然出了一份官方的文件对此事进行了批驳,并派出使臣,先后向魏、赵、齐、秦、楚等大国进行解释。
郑国一口咬定这是韩国的阴谋,主要目的是为了丑化郑国高层形象,占据道德制高点,然后为彻底灭亡郑国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
郑国的狡辩,让人们想起了襄城君讲过的一个寓言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