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哥!”
丫丫爽快回答,得到了兄长的赞扬,被抱上自行车,身后坐着妈妈陈雪茹。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一家人共同走向未来的新征程。
两个大人一起护送丫丫前往学校上课。
王卫国带着丫丫和陈雪茹抵达了红星小学。
红星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增设的新学校。
旧社会时期,哪怕是在京城这类繁华之地,学校的数目也不多。
上得起学,可不是每个人家庭能承担得起的重任。
那时国内几乎满目皆是不识字的人。
上过学,就被看作有文化的人;读过高中的,堪称才子精英。
考上大学更是令人尊敬的大人物。
新社会建立后,国家全力扫除文盲,并推动识字班运动。
连成年人也自发参与学习,更别说那些寄托着国家未来的孩童。
所以在工业化规划之前,学校先行设立了一大批。
而红星小学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学校门外,已经有不少父母带着小孩前来报名。
一群小朋友背着各式家长亲手缝制的书包,场景相当热闹。
丫丫的书包由陈雪茹亲自动工,采用顶级卡其布制作而成。
她还在书包上添加了不同布料制成的小花和星星,工艺精美且实用大方。
凭陈雪茹的手艺,一个书包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路过的许多孩子看着丫丫背上那小书包,流露出羡慕与向往之情。
“妈妈,我也要那样漂亮的书包。”
“爸爸,那个好看,我也想要。”
“妈妈,我不喜欢这个书包,我想要妹妹那样的。”
有的小孩甚至直接向父母提出想要换个更好的书包。
毕竟对儿童来说,无论是一身时尚的衣物或是一件吸引人的书包,都能引来伙伴的羡慕眼光。
小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虚荣心存在。
丫丫天生可爱,穿着合身的衣服,背着好看的小书包,立刻成为了学校的焦点。
“你怎么就知道比书包好?不知道要争上游好好学习才是吧。”
“只要你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我就帮你做个一样的书包。”
“怎么改啊?给你做的时候你就能背了呀。”
面对孩子们的要求,家长们一般会持保留态度。
新社会的学费虽然低廉,与旧时代相比几乎让每个京城的家庭都有能力负担子女受教育。
但总归还是要一些学费的。
大部分家庭经济一般,能省下点布料给孩子做出书包就算不错。
有些孩子甚至连书包都没有背。
家长们怎么可能答应孩子关于换书包的需求?
“姐夫你看,他们的书包都没有我家的漂亮。”
丫丫看着小伙伴五花八门的书包,抬起小脸看向陈雪茹,一脸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