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定,但这也分时候,前朝万历帝登基时,只有八岁,李太后居乾清宫教养小皇帝,支持、参与了张居正改革,那时候,没有人提后宫不得干政这条祖制。
但张蔷这个时侯不行,朱由校正值青年,能正常处理国家大事,张蔷又是个没根基的妃子,单是结交外臣这一宗罪,就足够将她打入冷宫了。
有了杨维垣带头,那些找不到机会巴结魏忠贤的御史和给事中们,像是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纷纷上书弹劾裕妃张氏。
在魏忠贤和内阁大臣们的默许下,不到三天时间,弹章就把乾清宫的御案堆满了。
魏忠贤做足了功课,这日,伺候着朱由校吃完早餐,劝着他来到乾清宫,装着为难的样子,指着御案上的折子对他说:
“万岁爷,裕妃娘娘在西郊皇庄,动静委实闹得大了些,您看看,连结交外臣这样的事,娘娘也敢做。
裕妃娘娘仗着有三皇子,违背祖训,引起朝堂不安,看看,这些都是弹劾娘娘的折子呢,老奴也压不住了,不得已才请万岁爷来商量,如何把这件事压下去?”
朱由校见御案上山一样高的奏折,皱着眉头上前,随意抽出一本看了看,又抽出一本看看,连看了四五本,他生气了,坐到御椅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眉头说:
“全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徐光启去西郊庄子指导新作物的生产,共去了四次,朕去庄子上休养的时候,他还陪着朕去地里转悠,看庄稼来着。
他每次去庄子,都是郑里正接待的,怎么就与裕妃交结了?”
魏忠贤一时无话,他没想到朱由校不仅知道徐光启去庄子的事,还亲自接见过徐光启。
但他脑子转得很快,立即附和道:“还好万岁爷知晓这件事,还了裕妃娘娘一个公道,否则,老奴就要被他们骗了……”
朱由校也奇怪,他一本本地拿起御案上的折子,打开看看后面的署名:“为何在这个时候,众御史要群起而攻之?徐光启已经被撤职回乡,朕的裕妃,规规矩矩地在西郊种地,碍着谁了?
既然如此,就把裕妃母子接回长春宫来吧,省得有人叽叽歪歪地有意见。”
魏忠贤猛地上前,大声道:“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