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骏警官通过走访张峰的邻居和朋友,了解到张峰是一个性格比较古怪的人。他平时很少和人交往,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神秘学研究中。但是,在小组活动中,他却表现得非常活跃,似乎在刻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
苏骏警官还发现,张峰和王丽之间曾经有过接触。在王丽丈夫去世后不久,张峰曾经去过王丽的家,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不得而知。这让苏骏警官更加怀疑张峰和王丽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苏骏警官决定对张峰的住所进行搜查。在搜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物品,这些物品似乎和神秘学有关。其中有一本日记,上面记录了张峰对神秘学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同时也提到了神秘学兴趣小组中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在日记中,张峰对王丽的丈夫表现出了不满,他认为王丽的丈夫在小组中过于保守,阻碍了小组的发展。
苏骏警官从这些线索中感觉到,张峰和王丽可能是因为对神秘学兴趣小组的不满而走到了一起,他们可能共同策划了一起报复行动。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就是凶手,苏骏警官还需要继续深入调查。
第二十三章:小组内部矛盾
苏骏警官把注意力重新放回神秘学兴趣小组内部的矛盾上。这个小组表面上是一群对神秘学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交流学习,但实际上,小组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非常激烈。
从成员们的口中得知,小组的领导权一直是大家争夺的焦点。因为这个小组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掌握了领导权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张峰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掌控小组。而王丽的丈夫在世时,也是领导权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除了领导权的争夺,小组中还存在着对神秘学资料的争夺。一些珍贵的神秘学资料被视为小组的核心资产,成员们都想得到这些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了互相诋毁和攻击的情况。
苏骏警官意识到,这些内部矛盾可能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他开始分析这些矛盾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死者在小组中是一个比较中立的成员,她没有参与到领导权和资料的争夺中,但是她可能知道一些内部矛盾的情况。也许是因为她知道得太多,所以被卷入了这场纷争之中。
第二十四章:权力争斗者
在权力争斗中,有一个名叫李华的成员表现得最为激进。李华是一个年轻气盛的人,他对神秘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野心。他认为自己是最有资格领导这个小组的人,所以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争夺领导权。
苏骏警官对李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发现李华在加入神秘学兴趣小组之前,曾经在一家公司工作,因为和同事发生冲突而被公司辞退。从那以后,他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神秘学研究中,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一番成就。
在小组中,李华经常和其他成员发生争吵,他对那些不同意他观点的成员进行攻击和诋毁。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很多成员的不满,但他却不以为然。苏骏警官怀疑他是否会为了达到目的而杀人,毕竟他的性格如此激进,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苏骏警官开始调查李华在两起案件发生的时间段的行踪。他发现李华在这两个时间段都没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这让他的嫌疑大大增加。而且,苏骏警官还发现李华的手上有一道新鲜的伤口,他解释说是不小心划伤的,但苏骏警官怀疑这可能是作案时留下的。
第二十五章:李华的嫌疑
苏骏警官对李华手上的伤口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伤口看起来比较新,而且形状比较规则,不像是被普通的物品划伤的。苏骏警官怀疑这可能是被凶器划伤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凶器。
为了进一步调查李华的嫌疑,苏骏警官请来了心理专家对他进行心理分析。心理专家通过和李华的交谈以及对他的行为观察,认为李华有很强的控制欲和攻击性,具备杀人的心理特征。
心理专家指出,李华在和别人交流时,总是试图控制话题的走向,而且他对别人的意见很难接受,这表明他有着很强的控制欲。同时,他在遇到冲突时,往往会采取攻击性的行为,这说明他的攻击性比较强。这些心理特征使得他在面对权力争夺等问题时,很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措施。
苏骏警官开始收集李华的证据,在他的家里发现了一些和神秘学有关的凶器,这些凶器上似乎还残留着血迹。苏骏警官立刻将这些凶器送去进行检测,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十六章:心理分析
苏骏警官请来了心理专家对李华进行心理分析。心理专家和李华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心理专家发现李华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他在谈到神秘学兴趣小组的领导权时,表现得非常激动。
心理专家认为,李华对权力的渴望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可能是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所导致的。他在公司被辞退的经历让他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认可,所以他希望在神秘学兴趣小组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同时,心理专家还发现李华的心理防御机制比较强,他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时,会故意回避或者转移话题。这表明他的内心深处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心理专家对苏骏警官说,李华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他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失去控制,做出极端的行为。苏骏警官意识到,对李华的调查必须更加深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7. 苏骏警官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继续调查前男友的行踪和活动轨迹。
苏骏警官明白,仅仅凭借前男友的片面之词远远不足以揭示案件的真相。他深知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行踪都可能隐藏着破案的关键信息。于是,他开始了更为细致入微的调查工作。苏骏警官首先来到了小镇上的交通监控中心,试图调取前男友在死者死亡前后时间段内的出行记录。在那堆积如山的监控画面中,他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前男友身影的镜头。经过漫长而枯燥的筛选过程,他发现前男友在死者死亡的前一天晚上,曾经开车出现在距离案发现场不远的一条街道上。这个发现让苏骏警官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接着,苏骏警官又走访了前男友经常光顾的咖啡店、书店等场所。在咖啡店里,服务员回忆说,前男友在那段时间里显得有些魂不守舍,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书店的老板则提到,前男友曾经购买过一些关于犯罪心理学和侦探推理方面的书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苏骏警官的脑海中逐渐拼凑成一幅模糊的画面。他开始怀疑前男友是否在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准备,或者是在试图掩盖什么。
苏骏警官还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前男友手机的定位信息。他发现前男友在案发前后的活动范围比平常要大得多,而且有几次定位显示他出现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平时他根本不会去。这一系列的发现让苏骏警官更加确信前男友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挖掘。
28. 通过调查前男友的通话记录和社交媒体信息,苏骏警官发现他在死者死亡前后的行为有些异常。
苏骏警官将目光投向了前男友的通话记录。在那一串串的电话号码中,他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号码,这个号码与前男友在死者死亡前后的时间段内频繁联系。苏骏警官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发现这个号码是一个临时号码,通过常规的手段很难追踪到号码的主人。这让苏骏警官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这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查看社交媒体信息时,苏骏警官发现前男友在死者死亡后的几天里,删除了大量的照片和动态。这些被删除的内容中,有一些是他和死者在一起的甜蜜时光,还有一些是他自己的一些心情感悟。苏骏警官推测,前男友之所以删除这些信息,可能是为了销毁某些证据,或者是不想让别人发现他与死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苏骏警官还在前男友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评论。这些评论都是一些匿名用户留下的,内容充满了挑衅和威胁的意味。这让苏骏警官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怀疑前男友是否卷入了一场复杂的纠纷之中,而这场纠纷可能与死者的死亡有着直接的关联。
29. 这些异常的行为让前男友的嫌疑越来越大。苏骏警官开始对他进行密切的监视,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随着调查的深入,前男友身上的嫌疑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苏骏警官决定对他进行 24 小时的密切监视。他安排了便衣警察在前男友的住所周围进行蹲守,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在前男友的汽车上安装了一个微型跟踪器,以便随时掌握他的行踪。
在监视的过程中,苏骏警官发现前男友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古怪。他经常在深夜出门,而且每次出门都会刻意避开监控摄像头。有一次,前男友在出门后走进了一条黑暗的小巷,便衣警察悄悄地跟在后面。只见前男友在小巷里东张西望,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包裹,塞进了一个垃圾桶里。便衣警察迅速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苏骏警官。苏骏警官赶到现场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包裹,发现里面是一些死者生前的物品和一些写满奇怪符号的纸条。这些物品和纸条的出现,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30. 尽管前男友还在极力为自己辩解,但在众多的证据和疑点面前,他的嫌疑已经如乌云般笼罩在案件之上。
面对苏骏警官提出的种种证据和疑点,前男友依然在极力为自己辩解。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慌乱和恐惧,但他还是嘴硬地说:“这些都是巧合,你们不能仅凭这些就认定我是凶手。”然而,他的辩解在此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从案发现场发现的与他有关的物品,到他在死者死亡前后的异常行为,再到那些被发现的神秘物品和纸条,每一个证据都像是一根绳索,将他紧紧地捆绑在嫌疑的框架之中。
苏骏警官看着前男友,心中明白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他就是凶手,但他的嫌疑已经无法忽视。这些证据和疑点就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整个案件之上,而前男友就处在这团乌云的中心。苏骏警官知道,接下来的调查工作还需要更加深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拨开云雾,找到真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