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生态的逐步复苏中,火星表层的环境已显着改善,温度和湿度逐渐上升。
基地中志愿者的适应能力继续增长,但诺亚和艾伦也清楚,生态复苏的过程可能仍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基地的实验室内,诺亚指挥着志愿者们采集植物样本,仔细记录样本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模式,试图确认这些植物的基因变化。
“这些植物的生长速度远超我们预期,特别是在火星低氧环境下依旧能快速繁殖。”诺亚看着实验数据,心中既震撼又不安。
艾伦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些植物的叶片,叶片上的脉络带着微弱的银光,似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诺亚,这些植物可能具备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能量机制,能够自我调节,以适应火星的环境。”
两人继续讨论,决定在基地周边建立一个小型生态测试区,让志愿者进入火星复苏环境中进行适应测试。这不仅是验证火星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也能检验共生计划对人类适应的影响。
在基地周围划定的生态测试区内,空气中充满了火星植物释放出的微量氧气,湿度明显高于基地外部区域。志愿者们进入测试区,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微湿感,仿佛置身于地球的原始森林中。
“艾伦,这种环境下,我的呼吸变得更顺畅,甚至感到一丝微弱的氧气。”一位志愿者惊叹道,表情中充满了对火星生态的惊讶与兴奋。
艾伦记录下每位志愿者的反应,同时与诺亚保持实时沟通。他们观察到,随着志愿者在测试区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志愿者的生理反应逐渐趋于稳定,身体适应力明显增强,呼吸频率减慢,体温逐渐恢复至地球环境下的正常水平。
然而,随着实验的深入,一位志愿者突然倒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艾伦立刻冲上前去检查,发现该志愿者体内的血氧含量急剧下降,似乎无法适应火星生态中某些成分的激发。
“诺亚,测试区内的环境可能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利,有些人的身体并不能完全适应火星植物的感染效应。”艾伦快速记录下数据,意识到共生的过程或许比他们想象得更为复杂。
诺亚意识到,火星植物的共生感染似乎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无法完成这种共生的转化。这一发现让他心生担忧:如果共生适应只能针对特定的个体,那么大规模的人类移居计划将面临巨大的阻碍。
基地紧急召集会议,讨论志愿者的适应情况和共生感染的个体差异。部分研究员提出,应当继续筛选志愿者,找出那些适应力强的个体,继续推进共生计划,而无法适应的成员则应严格隔离,以防感染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