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常山之战,李光弼与史思明的第一次对决

“若其手下有谋逆之心,岂不是又一个安禄山与史思明?”

“朕将他移出武庙,合情合理,他不配享有武庙香火,受百姓供奉。”

“再说,他与郭子仪相比,李光弼还是差远了,郭子仪对他有举荐之恩,却在之后的邺城之战中,两人意见不合,使唐军大败,加长了叛军动乱的时间。”

......

明太祖朱元璋:“大唐的安史之乱能长达八年之久,祸根有很多,这些祸根但凡少一样,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军,也不可能蹦跶的这么久的时间。”

明宣宗朱瞻基:“李光弼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帅之人,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却远不如郭子仪。”

“郭子仪被罢去元帅之后,低调,谨慎行事,不居功也不自傲,撤去防备,表明忠心,自古以来能做到这般的有功之人,没有几人。”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皇帝再也不放心,让有功之将拥兵在外。”

“封常清与高仙芝被冤杀之后,蕃镇的统兵大将在建功得势之后,再也不敢轻易的相信大唐朝廷了。”

“这一切因果,也可以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种下的。”

“盛世大唐,成也唐玄宗李隆基,大唐衰落也始于唐玄宗李隆基。”

......

【此时的叛将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等叛军,正在攻打河北举旗归唐的诸郡,史思明的主力兵马攻打饶阳郡(河北衡水)。】

【饶阳郡裨将张兴,与颜氏兄弟一样,都是在叛乱的初期假意投降叛军,后暗中招募义军,并一直在加固饶阳郡城防城工事。】

【在饶阳裨将张兴的坚守之下,史思明率领的叛军,已然围困饶阳郡(河北衡水)二十多日,并没能攻下。】

【常山守军,听闻李光弼率领河东军抵达常山郡后,常山的团练子弟,擒获叛将史思义前来投降。】

【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常山沦为战场,随处可见的无人掩埋的尸体,烧毁的村落,以及妇孺幼童的哭声。】

【见其惨状,李光弼令手下士兵,帮助掩埋的尸体,并酹酒祭奠阵亡军民,释放了被叛军囚禁的人,厚待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