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兴城。
昔日两座大粮仓都被推平了,马邑适合耕种的地方不多,楚兴将是定王麾下最大的产粮区。
为了发展此地,武川镇大量后勤部队的总部,已经搬迁来此处。
李宣根据周云提供的图纸,预计五年时间,完成三条大型沟渠。
这些沟渠连接了童家镇的清水河,同时将附近山岭的雪山融水导入其中,还设有数个水库。
一旦这一套综合性的水利工程落实,楚兴城的粮食产量最少翻三倍。
加上大规模使用农家沤肥,跟相对完善的建安军农官体系,到时候,光楚兴城一地,就能挑起整个北疆的粮食压力。
三国时期,曹操率先完成军屯,为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军粮基础。
此刻几十里狭长的楚兴平原,就是建安军未来的底气。
楚兴平原。
水渠施工现场,人影不少。
老宋头自从捡了小孙子,整个人都变的精神了,他觉得还能支棱几年。
水渠修建之初,主政官李宣竟然采用了责任分包制。
他特意来过云都山,跟山兵山民们重点诉说了此事。
老宋头在定襄城时立了不少功劳,周云空城,他拼死抢下留守大营的任务,身上是有点本钱的。
那枚贴身挂着的军功章,除了显摆之余,也是他的底气。
此刻楚兴城外沟渠,同来的几十个山民,在此努力干活,开挖泥土。
正当他带着几个云都山民,准备下河道挖深时,他的小儿子跟着一个黝黑的老农过来了。
“怎么回事?北边两里不给咱们干吗?”老宋头见两人面色暗淡,开口询问。
这包沟渠修建,之前在云都山宣传了好久,但云都山几万人敢搞的不多。
首先要开挖,深度还要打水平放线,之后两侧要筑三尺宽的石头堤坝。
这些堤坝很贵,那里掺和的料,必须用足够的鸡蛋清,不合格就不给钱。
堤坝垂线偏了不仅要返工,钱也要减半。
这条条框框一看就怂了七分,云都山城老宋头那旮旯几百号人,合计了十几天,就没人敢踏这一步。
一份契约,狗日的上千贯,这特么谁敢乱接。
最终老宋头心一横,大不了就当出去干份工钱,反正李小郎官亏不了他们,实在不行,最后赖账。
出发那天,黄道吉日。
老宋头不顾哭哭啼啼的婆娘,带着三十几号人,来到了楚兴城下。
只是去干了才发现,根本就没想的那么难。
工具楚兴城里有,先去赊着。石头也有,先赊着。住宿问题,那都是住狗窝,出来干活还管这个。
如今干了三个月,老宋头已经摸清门道了,他不敢跟任何人说盈余,包括他的小儿子,那玩意嘴把不住门。
具体多少,老宋头没个数,只知道三十多号人再这么干下去,过了上元节,他就能去楚兴城买座宅子了。
“刘小官人找了没有,为啥不给咱们。”老宋头还想争取一下,毕竟利润丰厚。
黝黑的老农是老宋头的副手,他眉头紧皱,丧着脸道,“刘小官人说咱们人太少了,有些堤坝筑的太毛了,上头要优先北归的楚人。”
“咱们打了定襄那一战,都是有田地的人了,别断了人家的活路。”
一旁牵着弟弟玩的十五六岁的小儿子,忽然开口说,“也不全是此事。刘小哥说要买机械,就是以前修云都山城的机械。”
那是砸地的大锤,捆扎了多根树木的大型木质器械。
由武川镇匠造营出产,算是建城的利器。
这玩意太贵了,买它不单单要卖器械,还有配套的固定工具,还要买马车装卸移动,甚至还要卖畜牲拉动锤子。
最关键这东西是损耗品,维护费用也不低。
楚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做事都还是讲良心的,云都山人干活整体没得说,就是水平差了点。
这也正常,毕竟刚开始干,以前都不熟悉,这个月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