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湘湘听了李福的话,感到稍许放心。尽管他们曾签署过过继文书,但孩子仍然与他们夫妻俩同住。只要他们以后不再将孩子带回老家,就能避免外界知晓这一事实。而且,孩子还年幼,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几乎没有,后续只要不告诉他就没什么影响。

于是两口子放下心来,继续过着随军的生活,大院里的生活,虽然偶尔的跟其他的军嫂发生点言语或者肢体的冲突,但是这里的生活非但不用体力劳动,也不用伺候公婆,且有李福的津贴过的也还算宽裕。

接下来的几年里,两口子果然没有再带着儿子回老家。随后,范湘湘又先后两次怀孕,分别生下了三女李玉和比李玉小两岁的李素。

这时,国家已开始实施大锅饭政策,各地设立了集体食堂。不过目前农村相对状况尚可,可以通过耕种获得一定粮食收益,或在家中菜园种些红薯和蔬菜充饥。也有些去野外挖些野菜掺到粮食里面吃。

城市里面就不行了,虽然每人按照户口配给供应粮,但是供应量也经常抢不到,粮站每天都限量购粮。李福家只靠他一个人的津贴,还要养着媳妇和四个孩子,时不时还要接济一下老丈人家。

明显的感到了生活带来的压力,并且由于自己要经常出任务,范湘湘一个人照顾四个孩子本来就比较吃力,也就无法像其他军嫂一样去挖野菜,只能靠分配的那些口粮。于是她又想起来了老家里的李老大两口子还有李老汉。

夫妻两个想着回到留李大队,到时既有李福的津贴,又有其他三人的工分换来的粮食,生活应该能好过一点。但是这次不能让范湘湘一个回家了,她带着四个孩子一个人肯定应付不来。

这个时候,大女儿范平平已经十多岁了,儿子李银也六岁了,可以让大女儿照看着点儿子,然后夫妻俩分别把三岁的李玉和一岁的李素抱上。就这样,李福请了长假,带上一家人在多年后终于又回到了老家。

李老汉看到多年未见的儿子,激动得老泪纵横,含着眼泪颤抖着说:“儿呀,你终于舍得回来看看为父了,你要是再晚点回来,就看不到你老子了。”

李福看到多年没见的老父,看到李老汉拄着拐棍,走路都已经有些颤颤巍巍的,身体也站不直了。李福想到自己这些年也确实做的不对,那年觉得父亲偏心,一气之下离开,后来遇到军队,就直接参军走了。

本来李福还是惦记家里的老父亲和大哥、小弟,可是那一年打仗,刚打完他去战场上查看,想看看自己的战友是否都还活着。

就在城门口遇到了同村的老乡,两人相互拥抱庆祝自己还活着,可是聊家常的时候听说,自己那老父亲当初跑路的时候只顾着侄子而弄丢了弟弟,导致弟弟失智成了傻子还不算,后来失智的弟弟竟然丢了。

李福顿时觉得父亲的心里只有自己的侄子,对于这个家就越发的失望,后来还听说为了给侄子娶媳妇,父亲竟然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离家20里的杀猪匠,李福的心更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