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陆军全面整编

(同时期的美国是五发)

一个团级火炮营,总共装备九门这样的七十五毫米火炮,是汉国陆军的中流砥柱。

一个团除了这些基本的单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团部。

没有这个,再好的军队,再好的火力配比都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团级部的建设,董子秦就曾在给陶望的报告中写道:

“团者,中坚也,乃一军之魂,非同小可!!”

话虽然简短,但却可以看出可以看出董子秦对于这个团级指挥部的“期望”有多大。

整个团部被分为四个部门,第一个就是以团长,两个副团长为首的决策部。

第二个就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部,这部分是最重要的,甚至就连参谋都分为了画图参谋,计划参谋,执行参谋。

第三个则是后勤,最初的时候,后勤是单独列出来,但在军改后,后勤被整合到后方,所以这个后勤,主要是统计本部人马的消耗,以及伤亡,乃至接收给养弹药。

第四个,其实就是董子秦心心念念的“通讯”。

主要由两个通讯组组成,负责和下方的各单位保持联系,最后将情报汇总到通决策和参谋两个部。

整个团级编制,环环相扣,无论从指挥还是火力,都达到了董子秦所说的平衡。

虽然某些老派军官,认为团级火炮只有九门,火力不够,认为董子秦“气势”短了。

但在董子秦看来,在一场战役中,最重要的是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其他的都是“辅助”。

尤其是在未来的北美大战中,很难出现团一级火炮之间的单独对抗,所以削减团级,增加师级,就成了主要目标。

而削减团级的火力配置,增加灵活度,也更有利于行军和运动战。

而汉国的一个甲种师的炮兵团共下辖三个炮兵营,以及一个辎重营。

三个炮兵营中的两个是由一百零五毫米火炮组成的榴弹速射营,剩下一个则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的重锤。

每个营下辖十二门火炮,一个团共三十六门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从质量和数量上,甚至还要高于目前美军的二十四门。

(战时美军会增加火炮数量)

而辎重营则是一个拥有自卫反击能力的混成营,虽然火力要比一般的步兵营要小,但是却拥有了炮兵最重要的保护。

毕竟一旦有敌军步兵靠近或渗透,一个没有防御,以及还手能力的炮兵,就是对方步兵的活靶子。

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强辎重兵的原因,而且还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加强步战能力的辎重兵,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去填战线,补充消耗,用董子秦的话说就是“一举两得”。

炮兵之外就是骑兵,对于骑兵,其实汉国陆军是很重视的,毕竟哪怕机枪这种“骑兵克星”已经出现,但骑兵的地位,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折扣,究其原因,还是北美的地形。

整个北美,基本就是呈现西高东低的地理特征。

而中部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样的地理环境,一旦过了西海岸的那些山谷地峡,那就是一马平川,这也就意味着骑兵的冲锋“能力”将达到鼎峰。

在一片荒野上,最恐怖不是带着机枪的步兵,毕竟步兵再多,能够守住多少地方,一旦战争打起来,抽调的往往就是守军。

而一旦后方薄弱,就是骑兵的机会,这一点,无论是汉国陆军还是美国陆军,都很明白。

所以对于骑兵的建设,就成了双方都要重视的首要目标。

一个师属的骑兵团,一共拥有一千五百名骑兵,以及四千五百匹战马,遵守着三马一人的行军原则。

这一次董子秦对于骑兵的修改,实际不算太大,其中主要就是增加了机枪。

当董子秦来到马场,看着那些背着枪,练习劈砍的骑兵时,脑子里瞬间冒出了机枪之下,众生平等的场面。

如果在骑兵战争中,一方拥有机枪,一方没有,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每个骑兵团都增加了四门拖拽式机枪马车,负责在战时打运动战。

对于这个机枪马车,了解“战车研制计划”的董子秦将之称呼为“血肉战车”。

除了骑兵以外,就是整个战争中的第一级作战指挥系统,“师部”。

对于师部,董子秦的评价则是:“师者,国之柱石,古人用师旅称军,不可不重!!”

师部也同样分为几个部门,其中决策其实和团级一样,最大的不同,出现在参谋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