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存在本病的地区其流行常表现周期性,每隔3~5年暴发一次。发生季节随地区而异,牧区常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而农区季节性不明显。
口蹄疫病毒对成年动物的病死率通常低于2%,但幼龄动物因心肌炎病死率有时高达50%以上。因此,产犊、产羔或产仔季节发生口蹄疫,损失往往巨大。
【致病机制】
病毒经呼吸道感染时,最初在咽部复制,然后扩散到其他组织,在入侵部位的上皮细胞内生长增殖,引起浆液渗出而形成原发性水疱(第一期水疱),通常不易被发现。
1~3d后,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导致体温升高并出现全身症状。
在病毒血症期间,病毒还可侵入心肌和骨骼肌中。
病毒随血液到达嗜性组织如口腔黏膜、蹄部、乳房、柔软的皮肤组织等处大量增殖,发生细胞水肿,引起局部组织的淋巴管炎,造成局部淋巴淤滞、淋巴栓,若淋巴液渗出淋巴管外则形成继发性水疱(第二期水疱)。
水疱不断增大、融合乃至破裂,形成溃疡。
水疱破裂后,患病动物体温恢复正常。此时,血液中病毒含量减少,逐渐从乳、粪、尿、泪及涎水中排毒。
此后患病动物进入恢复期,多数病例呈良性经过,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
幼龄动物或正在吮乳动物常因病毒侵害心脏导致急性心肌炎、心肌变性坏死而死亡。
【临床症状】
不同动物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由于侵入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感染途径的不同,潜伏期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也不完全一致。
1.牛
潜伏期一般2~7d,最长可达14d。
体温升高达40~41℃,稽留8~48h;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
1d后唇内、齿龈、口腔、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黄豆大、后融合至核桃大的水疱,由淡黄转灰白,口温高,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常挂满嘴边似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