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组织培养特性:
多数 IBV 野毒不需适应就可在气管环组织培养中生长,导致气管环纤毛运动停止,上皮细胞脱落。
(3)血凝性:
IBV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红细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下处理3h后,可具有血凝活性,并且这一活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5、血清型
(1)、至少有2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攻毒没有或仅有部分交互免疫力
(2)、根据S蛋白的单抗特性或者S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
荷兰型、美国型、欧洲型、Mass型(H120、H52、M41)澳大利亚型。
6、致病型
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一般按照临床组织嗜性和损害的主要器官来确定
(1)、呼吸型:Mass、Conn
(2)、肾型:Cray、Hotle、T
(3)、嗜肠型:G株
(4)、腺胃型:Hu98、ZJ971
(5)、肌肉型:793/B 或 4/91
目前所发生的IB主要是属于M41型,且用 M41型弱毒疫苗免疫鸡后,获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
7、病毒抵抗力
(1)IBV在pH6.0-6.5的环境中培养时最稳定,在室温中也能抵抗强酸强碱。
不耐热,对干燥、腐败缺乏抵抗力,所以在死鸡体内很难分离到病毒。
(2)而且IBV 对消毒药一般都比较敏感,比如在0.01%高锰酸钾溶液中3min就可以将其杀死。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病死率5~30%。
2、传播途径
主要方式是经呼吸道传染。此外,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3、传染源
为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能带毒30~49天)。
4、季节性
本病无季节性,传播迅速。
其发生和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病死率与并发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