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
在宋明理学时期,“格物”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学概念。
朱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格物”是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一事一物上穷极物理。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累多了之后就会豁然贯通,从而达到对天理的认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结构特点等诸多细节,从而去理解蕴含在竹子中的自然规律、天地之理。
“明朝以程朱理学为显学,朱熹认为世间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至理……”
“于是王守仁就身体力行的找了一根竹子,想探索一下天地至理,结果他在院子里看了七天竹子都没看出来什么真理,反而还大病一场。”
前朝众人:“……”
他们表示不理解。
于是,有人开始在弹幕区质疑,而这一切王阳明都看在眼里,并未表现出什么不满的情绪。
“少年的王守仁这才明白,只是在家空想当不了圣贤的。”
“21岁那年,王守仁参加乡试中举,然而在京城会试中落榜,首辅李东阳鼓励他这次考不中,下次一定能中状元。”
“但下次科举他也没考中。”
“直到28岁王守仁终于考中了进士,位列二甲第七名。”
“在此期间,他开始留心军事兵法,寻访了会稽山的阳阴洞,并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
“阳明山人。”
“王阳明之称由此而来。”
争渡: 【王阳明28岁才中进士,好我不急。。。】
阿巴格诺: 【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厅级干部…】
DecembeR ?: 【少来了,进士一下子多少人啊,厅级干部多少人啊。】
云流旧山: 【大哥范进中举没看过吗?中个举人都疯了,这是高一级的进士,还只有28岁。】
此刻,21岁进士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含金量还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