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照后改的剧本,他的戏份达到了足足二十五集,片酬也加到了五十万之多。
李慧珠和陈十三人都傻了。
这小子赚钱也太狠了!
而且这还是合法合理的收入,偏偏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等剧组工作全部结束,片酬会打到你的卡上。”
“谢谢李导,陈导。”张远心中盘算着账目。
算上这部片子的片酬,再加上餐饮公司的收益和之前的存款,凑齐了应该能有百十来万。
现在住的小四合院,也有一百多不到两百平,如今四合院的单价,三环内的在5000到7000,二环内得8000到一万往上。
若是像默多克买的那故宫旁的天龙星地段,就得4-5万一平。
皮条胡同在二环内,价格应当在8000左右。
张远记得,00年代的武侠片大男主于波,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花光260万片酬,买了两套四合院,分别在什刹海和雍和宫。
这俩都在二环内,从此于波的演绎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但却因为这两套房子获得了财富自由。
“该把买房的事提上日程了,否则还得涨。”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两位导演心里感觉空落落的。
“十三,你说,他以后会与多大的成就?”李慧珠向着好友发问。
“也许能拿影帝,或者大满贯影帝。”陈十三推了推眼镜,回道。
“呵呵,我看可能不止,也许有一天,我们还得靠他吃饭呢。”
……
坐飞机回到了帝都,张远推开院门,进入了久违的住所。
花鸟依旧,空气清新,整个院子井井有条。
看来自己不在时,谦哥也经常打理,完全没有荒废。
“呦,你回来啦!”
谦哥造型依旧,上半身穿着件破了洞的跨栏背心,下边是一条四角大裤衩,随心随意,自由自在。
张远放下背包,见他顶着一脑袋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烫发卷,拍手称道。
“谦哥,您这造型可真招人。”
“没办法,最近演出多,得把头发弄好看些。”余谦说着,从厨房里拿出两瓶啤酒来。
借着院子内石桌边沿一嗑,咔嚓两声,一瓶冒着泡的啤酒便被放到了他的面前。
谦哥面带喜色说道:“自打你上回为《天龙八部》录完评书之后,广德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他高兴,因为生意变好,他的节目便更多。
还因为节目变多,他的收入也在水涨船高。
别看谦哥也就一天在小剧场待几个小时,他的这份收入,再加上铁道文工团的补贴和基本工资,还有偶尔接戏的片酬,让这位帝都大爷在如今这个年头便已经实现了月入过万!
“那都是广播的效果。”张远笑着干了半瓶。
“不不不,可不止,也有不少是冲着你来的。”谦哥打了个酒嗝,继续说道:“你那部《金粉世家》播出后,有不少年轻姑娘听说这园子是你的,都慕名而来,只不过每次都败兴而归。”
张远笑着摇摇头,自己可没工夫去说相声。
不过作品的播出的确为他带来了不少人气,而人气则意味着之后的片酬能水涨船高。
“还有几位业内的同行在找你呢,想和你交流交流。”谦哥冷笑了一声:“其实大部分就是想处个关系,借你的人脉往相声园子或者影视圈跳。”
“不过也有例外,有一位真正的老先生在找你,还去了趟广德楼。”谦哥掏出烟来,点上一支。
这会儿抽烟喝酒烫头才算集齐。
“谁呀?”张远听他这么说,便来了兴趣。
“袁阔成先生。”
一听到这名字,张远立马坐直了身子表示尊敬。
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那可是评书界的四大名家!
而且袁先生还是世家,其两位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其父亲袁杰武在评书界并称“袁门三杰”。
听着好像江东骷髅王他们家似得……
袁阔成先生从小受家庭熏陶不说,新中国成立后,还积极创新,带头开发了革命题材评书。
诸如《红岩》,《赤胆忠心》,《林海雪原》等新时代节目。
这位还不拘小节,借鉴话剧,音乐剧,电视电影等表演手法。
传统评书,说书人面前得有张桌子,这叫案。
而袁先生便是首位撤案之人,开启了评书的全身表演模式,在说书的同时,还加入了身段,演绎,让表演更为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