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445 字 2个月前

1954年6月,尼赫鲁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1961年,在尼赫鲁、铁托和纳赛尔的发起下,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次举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病逝。

二、为政举措

1、政治方面

尼赫鲁执政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英殖民主义势力,削弱封建主义的影响,以巩固印度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发展工业。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重新进行行政区划。英国统治时期的印度行政区划还带有割据的色彩。在1950年印度宪法中,全国划分为28个邦,分为三等。然而,这一划分不尽人意,未能消除印度长期以来行政区划与语言区域交错的现象。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划分为14个邦和6个中央直辖区,并成立了地区委员会,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恢复印度人的印度。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政府内文官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立起印度行政官制以代替英国文官制度,培养印度人担任各级行政官员。此外,印度军队以往高层领导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在军队里改组了领导机构,废除陆军总司令兼管海、空军的制度,实行三军分立,由印度总统担任三军最高统帅,同时培训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级军官,高级军官也逐渐由印度人接替。

第三,实行土地改革。独立前,印度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尼赫鲁搞“土改”的主要内容有:废除柴明达法定地主制,实行租佃改革,规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额等。其中以废除柴明达地主制较有成效。然而,各邦议会又利用手中权限,对这些法令做了很多变动,削弱了这一改革的意义。

2、经济方面

1947年,印度在“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基础工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采取国营经济主导、与私营经济相互配合的混合经济模式;在具体做法上,不排斥采用计划经济的某些手段。而上述种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快速实现工业的现代化。

在“中间道路”模式下,尼赫鲁采取了诸多类似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手段。1948年,印度新政府出台了《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这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个系统的工业政策决议。这一决议基于当时印度的经济现状,将工业领域划分为四大领域,并规定了各自领域的活动范围。决议提出,印度工业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公私经济共同发展、但由公有经济主导的的混合经济体制。

1950年,印度又仿效苏联做法,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由尼赫鲁担任主席。1951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直到2014年6月,印度仍在实施其“五年计划”政策,中间从未中断,这在非社会主义国家极为少见。

此外,尼赫鲁也主张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他认为,印度要实现真正的工业化,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方式完成。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进口替代,从而减少对外国的依赖。尼赫鲁也提出,要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这一想法在《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将工业领域从1948年决议时的四大类调整为三大类。对于各大类工业领域,印度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比如,调整后的第一类工业领域主要包括军火武器、原子能、铁路运输、能源、航空、电力、通信等,这些领域一般只能由政府垄断经营或者兴建。第二类工业领域也主要由政府负责兴建。只有第三类工业领域才对私人开放。

在尼赫鲁主政的17年间,印度一直沿着其制定的经济路线发展。仿效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后来渐生弊端,但在当时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印度在建国后,较快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累积了重工业方面的实力,为印度的大国计划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也激发了印度人建设国家的热情。据统计,自1950年到80年代初,印度工业生产年均增长达到5.7%,已然改变了经济受制于西方的局面。但实际上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的工业化效果并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不足,日用品极度匮乏,物价不稳,贫富悬殊。在他执政期间:国民收入增加42%,工业生产增加94%,农业生产增加41%,其中粮食增长46%。

3、外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