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融入与试炼

马德里的盛夏,阳光将巴尔德贝巴斯训练基地的草皮炙烤得有些发烫,空气里弥漫着青草与汗水混合的气息。

亮相仪式的喧嚣过后,林枫正式进入了皇家马德里的日常节奏。那身纯白的训练服不再仅仅是象征,而是他每天战斗的盔甲。

融入,并非简单的语言学习或战术理解,更是一种在巨星环绕、媒体聚焦、球迷高期待下的全方位淬炼。

全队合练的强度与日俱增。主帅博斯克看似温和,但在战术细节上要求极为严苛。他要求中场在由守转攻时出球必须更快,前场球员的无球跑动必须更富侵略性。

林枫被安排在多个中场位置进行尝试,有时与齐达内搭档双前腰,有时需要回撤更深,与马克莱莱或坎比亚索组成屏障。

在齐达内身边踢球,是一种奇特的体验。这位中场大师的跑动并不算特别频繁,但每一次触球、每一次摆脱、每一次传球,都带着一种举重若轻的优雅和近乎预知未来的洞察力。

林枫的90%融合度让他能勉强跟上齐达内的思维节奏,但那种历经千锤百炼后融入骨髓的球感与节奏掌控,是他目前还无法完全企及的。

一次进攻演练中,林枫在右路拿球,看到齐达内在中路举手要求。他立刻将球传了过去,然后习惯性地按照在多特蒙德时的跑位前插。

但齐达内接球后,并没有像林枫预想的那样直接直塞或分边,而是用一个轻巧的马赛回旋摆脱了模拟防守的球员,同时用眼神示意林枫向另一侧的空当移动。

就在林枫变向的瞬间,齐达内的传球如期而至,舒服地送到他的脚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早已排练过无数次。

“这里,空间更大。”齐达内跑过他身边时,用简单的法语夹杂着西班牙语说道。

林枫瞬间明白了。在皇马,传球线路和跑位需要更精细的计算,需要更善于利用巨星队友的牵制力来创造空间。

他不能再像在多特蒙德那样,很多时候凭借个人能力强行创造机会。他需要学习如何与齐达内、菲戈、劳尔这些顶级大脑“同频共振”。

随着季前备战的深入,西班牙媒体对林枫的观察愈发细致入微。《马卡报》详细分析了他训练中的一次连续摆脱和传球,称之为“魔术师的脚踝”;《阿斯报》则捕捉到他与罗纳尔多在训练后加练射门时默契的玩笑,描绘了一幅“新老天才融洽相处”的画面。

然而,质疑声也从未停歇。加泰罗尼亚的媒体依旧在冷嘲热讽:“天价水货?训练赛表现与身价不符?”“他能否适应西甲的技术流防守?”甚至马德里本地的一些评论员也开始担忧:“林枫似乎还在寻找与齐达内共存的正确方式,他的防守参与度够吗?”

这些报道,拉伊奥拉会筛选后告知林枫,但叮嘱他不必理会。“习惯就好,林。这里是皇马,放个屁都会被媒体分析出三种味道。用球场表现说话是最有力的回击。”

林枫的心态保持得不错。90%的融合度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心境的稳定。他将外界的噪音视为背景音,专注于训练场和即将到来的季前赛。

在持续的高强度训练和战术学习中,系统界面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持续进行高强度战术训练,对西甲节奏与皇马战术体系适应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