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寒总像裹着冰碴子的风,吹得人鼻尖发疼。
赵小刀蹲在宣武门内大街的“福来面馆”里,破棉袄的袖口磨破了边,露出冻得通红的手腕。他面前摆着一碗凉透的打卤面,筷子插在碗里,盯着斜对面巷口的“万顺盐号”——那是严党控制的盐商据点,他盯了三天三夜,终于等到了周管事。
周管事是严世蕃的贴身小厮出身,现在是严党“内廷庄”的账房,专管盐引和银钱往来。三天前,林生被威胁时,曾咬着牙说“周管事拿着盖红印的纸找我爹”——赵小刀记着这句话,蹲在面馆里啃了三天烧饼,终于等到周管事跨上枣红马,往万顺盐号去。
一、跟踪:胡同里的老鼠
周管事穿了件藏青缎子马褂,戴顶六合一统帽,身后跟着两个拎着食盒的家丁。他骑马走得很慢,不时掀开轿帘看街边的店铺——赵小刀缩在面馆的柱子后面,把毡帽往下拉了拉,遮住半张脸。
“客官,面要凉了。”面馆老板擦着桌子提醒。
赵小刀应了一声,端起面碗扒了两口——面坨成一团,他嚼得腮帮子发酸。等周管事的马蹄声远了,他才抹了把嘴,抄起墙角的红薯筐,装成讨饭的乞丐,往万顺盐号走。
万顺盐号的门脸很大,朱红的招牌挂着铜铃,伙计穿着青布衫,站在门口喊“客官买盐?”。赵小刀猫着腰,装成要买盐的样子,凑到柜台前:“掌柜的,有没有便宜的粗盐?”
掌柜的斜了他一眼:“粗盐三文钱一斤,你要多少?”
“先来十斤。”赵小刀摸出几个铜板,手指却偷偷蹭过柜台上的盐引——周管事刚才进来时,手里攥着的就是这种黄纸盐引,盖着“内廷庄”的朱红印章。
他借口找零钱,绕到柜台后面,瞥见周管事坐在厢房里,面前摆着一叠盐引和银票。伙计端上茶,周管事骂骂咧咧:“这茶凉得跟冰似的,换盏热的!”
赵小刀趁机溜到后院,墙根下堆着几筐盐,他蹲在筐后面,听见厢房里周管事的声音:“十万两银子,买两淮的盐引——汇通票号的银票,记在严大人的账上。”
他的心跳得厉害,手指抠进泥土里。汇通票号——那是严嵩的亲信开的票号,专门替严党洗钱。周管事的话,像一把钥匙,插进了锁孔。
二、取证:盐引上的红印
傍晚时分,周管事从盐号出来,怀里抱着个青布包。赵小刀跟在后面,穿过三条胡同,直到周管事拐进一条死胡同,才敢靠近。
死胡同里堆着垃圾,散发着馊臭。周管事把青布包放在石墩上,解开绳子——里面是一叠盐引,每张都盖着“内廷庄”的印章。他掏出火折子,刚要烧,赵小刀从墙后跳出来,一脚踹翻石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