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文学 www.xwenxuem.com) 司重户率领的这支船队,都是旧船改造而来的,没有加装铁皮,防火能力差。由于夜间视力不良,加上轻敌,唐军竟没能发现摸过来的拜占庭船队。
拜占庭的船队不大,只有十来艘船,船的体积也不大,也难怪唐军没能及时发现。别看这些船的体积不大,但是里面灌满了轻油,发射轻油喷火的能力也很强。
每个国家都有奇人,拜占庭竟然掌握了石油的蒸馏技术,并研究出了液体加压喷射技术,作为他们国家的核心机密。
拜占庭的船队在路上就对船内的轻油进行加压,到了唐军船队附近后,就开始分头行动,同时对着唐军船只喷射“希腊火”。这些船继续行驶,对着其他唐军的船只继续喷射,几乎点燃了大多数唐军船只。
这支拜占庭船队达到目的后,立即撤退,司重户等人发现船只被点燃,立即让士兵全部出来救火。由于火势太猛,根本无法扑救,由于船上还装着不少弹药,迅速引起了殉爆。
船上的唐军发现,继续呆在船上就是死路一条,纷纷跳水求生。唐军的船队连烧带爆,损失惨重,绝大多数船只被烧毁、炸毁,包括司重户在内的近两千人被烧死、淹死,只有一千多人从水中游到岸边获救。
这是唐军第三波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关键是敌军毫发无损,简直是唐军的奇耻大辱。
刘梧看到唐军损失如此惨重,立即停止进攻,命人火速联系吴元济和范希朝,要求派来更强大的水师。
唐军的水师覆灭后,第一批运到加拉太的唐军就成了一支孤军,补给都成了问题。旅长樊爱成负责指挥这支部队,他要求城内的居民提供粮食,否则就要进行掳掠。
没想到城内的几个犹太商人主动找上门来,说只要唐军许诺胜利后,给他们经商的特权,他们愿意帮助唐军提供粮食,甚至还能提供拜占庭的情报。
原来,犹太人善于经商敛财,受到拜占庭人的嫉恨,不允许他们在君士坦丁堡经商,他们只能在加拉太一带做点生意。这次,他们看到唐军势大,极有可能拿下拜占庭,所以主动找唐军合作,以便获取商业利益。
樊爱成想,反正打下来拜占庭之后,羌戎族享受半税,犹太人只要有本事,在哪里经商都可以,当即就允诺下来。自此加拉太的犹太商人免费为这里的唐军提供粮食,这股唐军倒是在加拉太安稳地驻扎下来。
后来,唐军拿下君士坦丁堡之后,也践行承诺,允许这批犹太人迁入君士坦丁堡,在经商、务工方面享受一些特权,这是后话。
且说吴元济带领第四路军渡过爱琴海,正在围攻雅典,突然接到刘梧派人送来的信件,说司重户所部几乎全军覆没,司重户也殒命了,当即差点没气晕过去。
吴元济是有仇必报的性格,当下就收拢全军,放下雅典不打,全部登船,向君士坦丁堡方向驶去。
吴元济率军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后,先后会见了刘梧和幸存的镇东军士兵,知道了整个事件的大体情况,决心大规模报复拜占庭,找回场子。
吴元济和两个副将仔细商议一番后,定下一个引蛇出洞的计策,决定将拜占庭发射“希腊火”的船只一网打尽,具体由邹元标负责实施。
邹元标命人找来大量的缆绳和轻木,再将这些轻木锯成二尺长左右的木段,再将缆绳系在轻木上,大概每隔一丈缆绳系一段轻木,整个串起来达到数百丈。
傍晚唐军所有的船只入港以后,邹元标就在港口的外围,拉起这条系着轻木的缆绳。由于缆绳系着轻木,所以是漂浮在水面上,缆绳的两端各固定在一颗大树上,末端系着一个大铃铛,一旦缆绳受到较大外力的拉扯,会拉起铃铛,发出警报声。
白天,自然可以看到这段漂浮的缆绳,晚上视界不良,就很难看清,这条缆绳就可以阻拦外来船只驶进港口,并发出警报。第一晚,竟然平安度过,拜占庭的船只没有来袭,邹元标也不气馁,决定连续坚持下去。
次日,吴元济就开始利用船只大规模运送第三路军往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运送兵员,整整一天下来,就运了两万多人,再运一天,第三路军剩余的部队就可以全部运到君士坦丁堡附近。